【本文作者:林聖涵,熱愛足球的超級奶爸】
運動是我的興趣,也許更明確的說是指球類運動,記得國中的時候開始接觸籃球,那幾年每天都很期待下午四五點爸爸開著車載我到高遠新村的籃球場打球 和住在那邊的居民玩,有時候還會有很有經驗的年長者教我怎麼投籃怎麼上籃。後來上了高中讀半學期就出國讀書。
第一年念語言學校,時間很多但沒什麼機會運動。偶爾有幾次跟著表哥參加教會舉辦的籃球比賽,或是去游泳。直到就讀英國北方的住宿學校後才有天天運動的機會。學校裡什麼運動設施都有。最常玩的還是籃球,甚至還參加了學校的校隊。英國學校對運動很重視,不會像是在台灣,國中下課後留在學校打籃球還要躲老師,老師也很賊,還會騎車回來抓我們,常常跟警察抓小偷似的, 當然常常隔天一早就因為打籃球而被處罰。
在英國的某一天,走在校園裡看到一些同學在踢球,因為他們缺一個人就問我要不要踢。我一開始因為從來沒有玩過就想拒絕,但他們表示就是玩玩不會玩沒關係的,於是就開啟了我的後衛生涯。漸漸的足球就成為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畢業後上了大學回到倫敦,運動又漸漸的離我越來越遠。
後來畢業回到台灣,某一天逛 ptt 曼聯版,看到了晨光俱樂部的教練黃董在招生成人足球班,很驚喜,本以為台灣是足球沙漠,離開英國應該更難有機會踢球了,沒想到有這樣的一群人默默的在經營、付出,當然我當下就報名了。
我的教練叫王者,上課訓練的內容很操,但很棒且身體真的慢慢的變健康變強壯。遙想初期,每週六訓練完以後我的腳僵直到膝蓋無法彎曲,走路跟喪屍沒兩樣。但一個月 兩個月 漸漸的疼痛越來越少 體力恢復時間越來越快 整個人每天都感覺很有精神 從週一到週五都在期待著週六的練球。足球又再次的與我的生命有了連結,我很開心在球場上奔跑,真的很舒暢。
當中當然也有一些時候因為家裡有事,或是遇到下雨或參加朋友的活動就無法練習。不過生活就是這樣,總不能讓自己的興趣完全佔據自己的時間,也是需要努力的去達到平衡,與朋友與家人的關係維繫也是很重要的。
結婚以後有了小孩讓我的練球時間大幅的縮短,也隨著年紀越來越長,我發現沒有持續的運動維持體能,體能就會加速的離開你。速度,耐力 漸漸的流失, 當然這一部分也是因為離開晨光教練的操練後,自己的練習就變輕了(人類就是比較容易選輕鬆的路走)。經過一段長時間加上久久才踢一次球,這影響非常大。不過很感激的是足球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位子 - 守門員!當門將需要的耐力,體力比其他位置來的輕一些,當然這個位置也是需要一定的技術,例如專注力,反應力、及其他種種....。
孩子出生之後練球時間就幾乎沒有了。但每週從週一都還是抱持著希(幻)望(想)能在週六有機會碰碰球。後來就在2016年的五月,難得有一次練球的機會,而且是有請教練來指導的(之前錯過了好多好多次,就連女教練怡璇的課我都沒機會上到過)這次我終於趕上了。很興奮,但這一天最後一個練習階段,我受傷了!右腳兩條韌帶拉傷。這是這麼多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也是第一次嚴重到要花幾個月時間杵著拐杖行走。
在養傷期間我感受到的不是家人朋友的關心,而是來自各方各界的壓力。每個人聽到看到我受傷是因為踢球,一定會告訴我 「不要踢了」。但最讓我難過的是我的親人,身邊至親的人聲聲催促要我放棄足球,只要一聽到足球或講到腳受傷的事,一定會聽到這四個關鍵字 不!要!踢!了!為了證明我還可以,為了讓他們不要因此討厭我踢球,我願意盡一切的力量去努力去達到平衡。陪小孩,洗奶瓶,做家事,陪著出門,就算一拐一拐的,只要我能夠做,就算是忍著痛我也咬牙做。因為我真的不希望身邊的人對踢球這事這麼誤解。那些日子不單單是腳痛,心其實也很痛,很難過我所深愛的人無法支持我。
到了七八月的時候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聯絡了在復健治療科的表哥 立方,詢問了些能讓腳快點恢復的治療,每週六也開車到桃園去請他幫我震波治療,去了三次後腳好得很快,現在能跑能跳了。經過了這麽長時間的努力,終於又可以開始練球。為了維繫家庭家人的關係、以及興趣的平衡,我就設定每週六一早獨自 6 點到 9 點去球場練球,感謝有一位隊友願意在七點多的時候來陪我練球,讓我的孤獨足球人生可以稍微的不那麼寂寞。
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也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使人的探究和認識活動染上強烈的、肯定的情緒色彩,並讓人接受和喜愛這種活動。
我愛我的興趣,我也愛我的家人。但面臨到了家人要我在他們兩者中作抉擇,只能在興趣和家人中,盡可能的取得平衡。
【挺足球歡迎大家投稿足球故事,請來信 service@foootball.cc】